乳腺癌后她寸步难行,练瑜伽重拾人生,黄金时间效果翻倍

发布时间:2025-09-11

张女士48岁,确诊乳腺癌后,日子像被按了暂停键。左臂因为手术后淋巴水肿,沉得像绑了块石头,连抬手梳头都费劲。放疗让她的皮肤像被火烤过,疼得她整天窝在沙发上,心情也跟着低落。

医生看她这样,建议她试试瑜伽,说这能让身体慢慢好起来。张女士一开始站都站不稳,稍微拉伸一下,伤口就疼得她直咬牙。瑜伽老师很有耐心,从最简单的靠墙站立开始,还教她慢慢呼吸,放松身体。

少坑, 体在散热

三个月后,张女士能做猫牛式了,左臂的麻木感减轻了不少。坚持了一年后,她睡眠好了,精神也足了,复查时医生说她的指标稳定了很多。她笑着说,感觉身体又听自己的话了。

运动对癌症患者的好处,科学早就给出了答案。2021年有研究发现,运动能让身体产生一种物质,专门对付癌细胞。研究找了10个前列腺癌患者,让他们每周运动300分钟,包括举哑铃和跑步,结果发现癌细胞长得慢了。

还有人觉得, 下午, 受伤的风险

还有个更大的研究,跟踪了144万人,整整18年。结果显示,经常运动的人,13种癌症的发病率都低了不少。比如太极拳,对晚期肺癌患者特别有效,能让死亡风险降65%,还能睡得香,心情也好。

运动时间也有讲究。早上刚起床,空气里二氧化碳多,血压也不稳,运动容易出问题。晚上睡前运动,身体太兴奋,容易睡不着。最好的时间是早上8到10点,或者下午4到6点。

早上8到10点,身体状态最好,跑跑步、快走都很合适。研究说,这时候运动能让心脏病风险降11%,中风风险也能降不少。下午4到6点,肌肉最有劲,适合打篮球、游泳,受伤的风险也低。

yid, 反而可能脱, AA

不过,运动也有不少坑。比如,有人觉得时间越长越好,其实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就够了。每次30到45分钟,效果最好。运动时能说话但不能唱歌,这样的强度刚刚好。

还有人觉得越累越好,恨不得一次跑十公里。结果身体受不了,肌肉关节容易伤。刚开始运动的人,最好从慢走开始,慢慢加量,别逞强。

空腹运动也别试。血糖低的时候运动,容易头晕心慌,还可能让身体吃肌肉,代谢反而变慢。运动前吃点香蕉、面包,能量够了,运动也更顺。

出汗多不等于减肥快。出汗只是身体在散热,跟烧脂肪没直接关系。出太多汗,反而可能脱水,伤身体。运动后喝水也要悠着点,少量多次,别一口气灌太多。

张女士的故事让人挺感慨。癌症让她一度觉得生活没希望,但她靠着简单的瑜伽,慢慢找回了生活的信心。运动不是灵丹妙药,但它确实能让身体和心都更有力量。

科学告诉我们,运动能帮癌症患者活得更好,也能让健康的人少得病。但每个人情况不一样,运动得量力而行。选对时间,选对方式,才能让身体真正受益。

你觉得运动对生活有多大改变?张女士能坚持下来,你是不是也想试试?生活里找点小运动,说不定能让日子更带劲!

搜索